周易四象之《五行图》溯源
第二章 《五行图》溯源
图十六 现代《五行图》
第一节 神灵与神仆
在《易经》文化系统中,《太极图》与《五行图》是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的。
《太极图》与《五行图》的关系非常密切。可她们的形式表现,又反差极大。
《太极图》是一幅标标准准的图画,而《五行图》,则是由文字和线条组成的一个“假图”,根本就算不上一幅画。
那么,她们为什么又在《易经》文化系统中形影不离,成双成对呢?
仔细地分析下来,《太极图》和《五行图》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,可她们二者之间的内在元素与结构,其实是相同的。
她们在思想意识上,是具有同一个文化基础的。
那就是“阴”“阳”之间的对立统一。
我们已经知道,《太极图》,看似是由一阴一阳两条鱼合抱而成的一个圆,可这个圆,其实是由古人的舞蹈演变而来的。
其中的两个“鱼眼”,就相当于两个祭师,他们代表一阴一阳的两个神灵;而两个“鱼身”,就相当于两班在祭师指挥下跳舞的群众,他们代表两个神灵的神仆。两个神灵是坚守自己的固定位置而不变的;而神仆们则在各自神灵之神器的指挥下,像旋涡一样旋转。并且,这个旋涡不是圆形,而是随着与另一方旋涡的互动而千变万化的。
简单地说,神灵的形式是不变的;神仆们的形式则是千变万化的。
那么,我们再看《五行图》,其中的金和木,是否就相当于两个神灵?而水与火,是否就相当于两班神仆呢?
图十七 金:具有固定的形式
图十八 木:长期的形式不固定,但是,短期的形式还是很固定的
图十九 水:没有固定的形式
图二十 火:没有固定的形式
图二十一 土:藏金生木
我们从“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”的表现形式,是否可以联想到,他们在《五行图》中的角色与地位,可以与《太极图》中各个元素的角色与地位一一对应呢?
图二十二 《太极图》与《五行图》各元素的对应关系
这就是说,《太极图》和《五行图》确实是一对孪生姐妹,她们的内在元素与结构是相同的,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不一样。
那么,她们为什么外在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呢?她们各自之不同表现形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?
《太极图》就在于一个“极”字;《五行图》就在于一个“行”字。
“极”,就是结构对称、形式不变;“行”,就是双向行走、你来我往。
在《太极图》中,我们只能够看到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结构,却难以觉察这个关系结构的变化趋势。而在《五行图》中,这个关系结构的变化趋势则非常明显,反倒是关系结构的秩序与地位,却相对容易被我们忽略。
在《五行图》中,“金”虽然作为强者处在上位,但是,由于惯性的原则,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,所以,“金”是不会增长的。而在“木”的相对增长之下,“金”的不会增长,就意味着衰退。“木”虽然作为弱者处在下位,但是,由于惯性的原则,是压力等于动力,所以,它是可以增长并且最终会由阴转阳的。
“水”往下流,对“木”是一种滋润;“火”往上炎,对“金”是一种摧残。
总而言之,这个关系结构,一定会阴盛阳衰,乾坤颠倒。
所以,《太极图》,就是表达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的结构存在;《五行图》,就是表达一个对立统一关系的结构变化。
“道可道,无常道”(老子《道德经》)。
对立统一是一种“道”。
而这种“道”,是基于一种更基本的“道”——“惯性”。
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(老子《道德经》)。
环境是一个舞台,也是一个导演。
“惯性一”,是一个演员;“惯性二”,也是一个演员。“惯性三”,就是由“惯性一”和“惯性二”对立统一而成的一个新的“惯性”。
“惯性三”实际上又是一个新的“惯性一”或者“惯性二”,它在舞台与导演的操纵下,又可以去与其它“惯性”形成新的对立统一。
这就是“三生万物”。
第二节 “金”与“石”
《太极图》是属于仰韶文化。而仰韶文化距今7000-5000年。
那么,《五行图》距今多少年呢?
《五行图》中有“金”。
金属,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?中国文化中,又在什么时候形成了“金”的概念呢?
查考古资料,在距今6600-6400年的仰韶文化姜寨遗址,出土了一件黄铜片和一个由黄铜片卷成的管状物;又在距今5000年的甘肃东乡林家村马家窑文化遗址,出土了一把由单范铸成的青铜小刀。
而文献中的记载,则有《拾遗记》曰:“神农采峻岭之铜,以为器”;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记载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”;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索隐则说:“管子曰:蚩尤得庐山之金造五兵。”
这就说明,虽然在仰韶文化时期,金属就已经出现,但是,金属在那时候,并没有被赋予砍削的功能。所以,那时候的中国文化,就不会形成《五行图》中“金克木”之“金”的概念。只有到了黄帝时代,金属铜被用于制造兵器,金属具有了砍削的功能,当时的中国文化,才能够形成“金克木”之“金”的概念。
那么,《五行图》是形成于黄帝时代?
这,与她和《太极图》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的紧密联系之状况,又不相符。
《太极图》是形成于仰韶文化时代,而《五行图》的内容,与她是相得益彰,紧密对应的。《五行图》却又是形成于黄帝时代,这怎么可能呢?
这里面肯定有问题。
有什么问题呢?
有“鸠巢雀占”的问题。
《五行图》中的“金”,原来应该是“石”。是后来金属时代取代了石器时代之后,人们,就用后来的“金”元素,替换了《五行图》中原来的“石”元素。
所以,《五行图》,原来应该是这样的:
“石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石;石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石”。
拨开了这样一层历史的迷雾,我们就很容易理解,以往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历史文化与现象了。
我们就容易理解“女娲补天”的传说;也容易理解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,人造的小山上,大量的“炼铜坩埚”是怎么回事;也容易理解“泰山石敢当”的背后,到底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历史谜团。
图二十三 神话《女娲补天》
《三皇本纪》记载:“女娲氏亦风姓,蛇身人首,有神圣之德,代宓犠立,号曰女希氏······。当其末年也,诸侯有共工氏,任智刑,以强霸而不王,以水乘木,乃与祝融战。不胜而怒,乃头触不周山崩。天柱折,地维缺。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,断鳌足以立四极,聚芦灰以止滔水,以济冀州。”
这个记载里说,在女娲氏末年的时候,共工氏以水乘木,与祝融氏作战,因为不能取胜,就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,从而导致撑天的柱子折断,大地的一角也缺失。女娲氏于是炼五色石,将天补好;折断神龟的四足,而立起四根擎天之柱;聚集起芦苇的灰烬,而止住了洪水。这样就帮助冀州恢复了和平与安宁。
这是神话吗?
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早期的《五行图》文化,这就只能是神话。
但是,如果我们理解了早期的《五行图》文化,这就不是神话,而是确确实实的历史事实。
我们再看《三皇本纪》:“太暤庖犠氏,风姓。代燧人氏继天而王······。有龙瑞,以龙记官,号曰龙师。作三十五弦之琴。木德王,注春令。故《易》称帝出乎震,月令孟春,其帝太皞是也。都于陈。东封太山。立一百一十一年崩。”
所谓“太暤”,就是女娲氏的“哥哥”伏羲。他们都是华胥氏的后裔。只不过,这时候,他们早已分家了。
女娲氏继承了华胥氏的基业,从甘肃天水地区逐渐向外扩展,直到河北及内蒙古地区,从而创造了仰韶文化。而伏羲氏则远离故土,到黄河之外的河套平原发展,最后落脚于燕山之北的辽河流域,从而创造了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。
所谓的祝融氏,其实就是伏羲氏。
祝融的字面意思,就是春天里冰雪融化之后,举行祭祀,准备进行农业生产。而由于这个祭祀活动是统治者的行为,被统治者,是没有资格进行的,所以,祝融的内在含义,就有后世之“王”的意思。
而所谓的共工氏,就是被伏羲氏征服的河北河南地区的原住民。
共工的字面意思,就是双手捧着工具进行劳动,其内在的含义,就是奴隶。
伏羲氏为什么为“木德王”,而且是“注春令”呢?
这就要从《五行图》文化中寻找答案了。
根据《五行图》文化的观念,春天属木,夏天属火,秋天属金,冬天属水,而四季之中,每三个月里的中间一月,就属于土。
另外,《五行》文化是一种轮回文化。她认为,世界上的事物都像一天一夜、一年四季一样,是交替轮回的。而轮回的内在动力,就是各个时段的运气。
根据这样一种观念,因为伏羲氏是人类从渔猎时代进入农业时代以来的第一个统治者,他们也就是这个新的轮回中的第一个统治者。所以,他们认为,他们的运气,就对应的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季。而春季在《五行》中属“木”,所以,他们就认为自己部族的秉性,是属于“木德”,他们就要按照“木德”的性质行事。
也就是这个原因,共工氏就要“以水乘木,乃与祝融战”。
因为,伏羲氏属于“木德”,而他们共工氏被伏羲氏所奴役,一切劳动成果都被伏羲氏所占有,被拿去供养了伏羲氏,那他们不就是《五行图》中“水生木”的“水”么?
所以,共工氏就认为,自己的部族属于“水德”,“水”对他们的部族就有保佑和促进作用。所以,他们举行反抗伏羲氏的起义,就是乘着洪水爆发的时候进行的。
也是因为如此,女娲氏要消弭战祸,求得天下安宁,就要先制止洪水。
而他们制止洪水的办法是什么呢?
就是根据《五行图》中“石生水”、“火克石”的原理,来“炼石补天”。
“水”是生于“石”的,如果通过“炼石”之术,用“火”克制住了“石”气,那么,“水”不就没有源头了么?
这就是釜底抽薪啊。
另外,“聚芦灰以止滔水”,也是根据“火生土”的原理,来用“火”生成的“土”,去阻挡洪水的漫延。这个“火”生成的“土”,不是一般的“土”,而是“真土”。
图二十四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
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地方,是她的女神庙。
而在女神庙南方一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小土山,更是一个神秘的所在。
经过初步的发掘发现,这座土山,竟然全部是用人工夯筑起来的,地上部分的夯土堆,直径近40米,高16米,外包巨石;内石圈直径为60米,外石圈直径约为100米。
夯土层次分明,估计总土方量在数十万立方米以上。
小土山的形状为圆锥形、小抹顶。上面是用3圈石头围砌起来的,每一层石头伸进去10米,高度为1米,山下面亦有3圈石头围砌起来。
围绕小土山周围的山头上,还发现有30多座积石冢群址。整个积石冢群都是圆锥形、大抹顶,和古埃及的金字塔相比,布局是一样的。故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”金字塔”。
从”金字塔”顶上向四周望去,女神庙遗址与”金字塔”,在一条南北线上,而东西两侧的积石冢群址,也与”金字塔”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线上。
这种布局,使人明显地感受到”金字塔”的中心地位。
在当初发现这座”金字塔”时,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”之”字纹彩陶片以及“冶铜坩埚”片。
而”金字塔”顶部,就似乎是“炼铜遗址”。上面有1500个“炼铜”的坩埚,每一个坩埚约有1尺多高,锅口约有30厘米,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。
为了保护这个“炼铜”遗址,工作人员将这些“冶铜坩埚”全部用土封上了。
那么,这个所谓的“炼铜遗址”,真的是古人“炼铜”的地方吗?
似乎古人的脑袋里,都缺根弦?他们在平地上“炼铜”不好,还要自己折磨自己,专门夯筑出一座小山来,到山上去多费力气?
其实,如果我们知道这些人是伏羲氏的后裔,如果我们知道当时的《五行图》内容中,有“石克木”“火克石”的原理,如果我们知道伏羲氏的族运,是“木德”之运,那么,我们就完全能够明白,这里是一个宗教场所。
伏羲氏的后裔,是在这里举行“火克石”的宗教仪式,以保障自己部族的“木运”昌盛。
当然,整个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,其实就像今天阿拉伯人的耶路撒冷一样,是当时伏羲氏后裔们的宗教圣地。
而有资格在那里得到墓冢的人,生前,都绝对不是等闲之人。
图二十五 泰山石敢当
“泰山石敢当”,是流传在山东泰山地区的一个习俗。
那里的人们,把泰山石当作镇宅之宝,用来放在宅院里面,或者是屋基下面,以驱除邪气。
那么,他们要驱除的是什么邪气呢?这个习俗的来历是怎样的呢?
现在,这一切,是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。
然而,如果我们知道,在赵宝沟文化的主人伏羲氏南下“都于陈,东封泰山”的时候,在泰山的周围,还有另外一个文化——北辛文化存在,而且,在随后赵宝沟文化演变成红山文化时,北辛文化,也同时期演变成了大汶口文化,那么,我们该作何想呢?
伏羲氏“东封泰山”的原因,很明显与他们的“木德”之运有关。
因为,根据《五行图》的原理,“木居于东”,他们伏羲氏部族既然行的是“木运”,就应该占据山东,归位于东方才对。
可是,这么一来,不就要与北辛文化的主人发生冲突吗?
那又有什么?难道河北、河南,不是靠打下来的?而是人家让出来的?
图二十六 河南省地图
伏羲氏为什么要“都于陈”呢?
“陈”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。显然,从这个地方出发,可以避开黄河这条大河的阻隔,给伏羲氏进攻山东带来极大的便利。
那么,处在山东的北辛文化的主人们,面对伏羲氏的来犯,他们会怎么办呢?
既然你伏羲氏是“木德”之运,那么,我们就用“石德”之气来镇你如何?
所以,“泰山石敢当”,就是北辛文化的主人们用“泰山石”作为“神物”,来阻挡属于“木德”的伏羲氏。
而且,他们显然起得了胜利。
因为,伏羲氏“立一百一十年崩”;另外,赵宝沟文化转入红山文化的时候,北辛文化也转入了大汶口文化,他们都发生了变化,却谁也没有吃掉谁。
这些历史记载与考古发现,都说明了,伏羲氏没有拿下山东,北辛文化的主人赢得了战争。
第三节 “气”从何来?
《五行图》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,就是“气”。
这个“气”,显然不是来自于仰韶文化。
仰韶文化通过舞蹈来演化出《太极图》,说明他们重于“实证”。
他们怎么都不可能把参与舞蹈的那些人,都想象成是“气”。
仰韶文化属于水性文化、阴性文化。他们具有一种内敛的气质,也就是现实,稳重。
而赵宝沟文化则相对要浪漫、外向得多。
图二十七 赵宝沟文化的四灵陶尊
赵宝沟文化的艺术带着一股张力,具有一种飘逸感。和仰韶文化比起来,他们明显具有阳刚、向上的气质。
最重要的是,龙云文化,应该是“气”文化的直接来源。
而从上面赵宝沟文化的艺术中,我们能不能感觉,一种龙飞云卷的气氛存在呢?
“气”显然是来自于赵宝沟文化。
所以,《五行图》是来源于仰韶文化,却又经过了赵宝沟文化的深化与改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