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为何“闰六月”?专家:系农历六月没有“中气”所致
新华社天津7月22日报道,继6月24日迎来农历六月之后,7月23日又将迎来农历鸡年的第二个农历六月,也就是“闰六月”。那么,鸡年为什么是“闰六月”呢?天文专家解释说,这是因为农历六月没有“中气”所致。
新华社天津7月22日报道,继6月24日迎来农历六月之后,7月23日又将迎来农历鸡年的第二个农历六月,也就是“闰六月”。那么,鸡年为什么是“闰六月”呢?天文专家解释说,这是因为农历六月没有“中气”所致。
大暑,二十四节气之一,北半球在每年7月22-24日之间,南半球在每年1月20-21日之间,太阳位于黄经120°。今年大暑时间为公历7月22日23:15:18时
夏至过后,白天慢慢变短,不过地面温度确越来越高,天气也越来越热,三伏达到了最热,三伏后暑热盛极而衰,暑气慢慢消除,立秋后气温也慢慢下降!
那么到底怎么计算伏天的呢?
小暑,太阳黄经为105度,一般在公历7月的6-7日前后,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,古人认为天气已经很热,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,故名。“斗指辛为小暑,斯时天气已热,尚未达淤极点,故名也”。
农历的编算和颁行
Calculation and promulgation of the Chinese calendar
四大名著的内涵,是博大而丰盛的,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体悟。
但无论如何,它们写的是人,进一步是人生,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。
人生是需要去完成的。那么我们便可以说,四大名著正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。
红楼的主题是情,三国的主题是争,水浒的主题是义,西游的主题是悟。
要抵达或者超越它们,就构成了这种修行中,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关卡。
过不去,就是平庸;过得去,便是超然。
读红楼,过情关
问世间情为何物
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公元前七世纪,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,就确定了夏至。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(或22日)开始,至7月7日(或8日)结束。据《恪遵宪度抄本》:“日北至,日长之至,日影短至,故曰夏至。至者,极也。”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\'),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,且越往北昼越长。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,杭州市为14小时,北京约15小时,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。夏至以后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,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。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。
以前听说过这书,但今天第一次读,是给孩子买的一套儿童启蒙读物,不要笑我,这本书其实是给大人读的,有空不妨好好读读,受益匪浅啊!
下面是网上转的了,感兴趣可以细读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,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;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,太阳到达黄经75°时。芒种字面的意思是"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"。
芒种的“芒”字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芒种的“种”字,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“芒种”二字谐音,表明一切作物都在“忙种”了。所以,“芒种”也称为“忙种”,农民间也称其为“忙着种”。“芒种”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。
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:端午节,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之一;
端午也称端五、端阳。此外,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,如:午日节、重五节、五月节、浴兰节、女儿节、天中节、地腊、诗人节、龙日等等。
端午节由来